图书介绍

走向历史的深层 中国革命史难题新解【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走向历史的深层 中国革命史难题新解
  • 邵维正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ISBN:7506519739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63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6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走向历史的深层 中国革命史难题新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中国革命史教学在当代的使命 邵维正1

中国革命史的学科性质与社会功能 朱慈华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中国革命史研究的指导意义 余锦源 嵇建珍17

清代闭关政策得失 卢海波26

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影响 黄荣泉34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的基本线索 张仁善43

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近代化 孙祥碧52

略论“中体西用” 陈跃能63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 周军72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成败之比较 周百兴83

中西文化冲突与近代中国革命 经德扬 段素贞94

辛亥革命前后的立宪派 孙家荣 徐向群105

民国初年未能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原因 吴长城115

二次护法失败后孙中山的思想转变 蒋长芳123

中国近代军阀制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李复民 邓阳春 瘳世江134

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特征 刘志亭142

近代爱国主义思想发展轨迹 华强154

新文化运动中的启蒙与救国 王正民161

五四时期新文化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分化 丁海涛172

五四时期中国社会思潮趋向 唐遂申181

五四时期中国工人阶级的政治状况 唐凤林 薛昊银193

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主流的社会历史条件 李佩良202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郎炳信 常润生209

国民革命的领导权 李维法218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本经验 崔建环228

国民革命中的陈独秀 王述观236

国民革命时期的蒋介石 刘国良248

国民革命中的汪精卫 薛学共258

国民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斗争策略 张陆 牛俊法268

国民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 张继国275

国民党性质的蜕变 牛长林286

国民党统一全国政权的评价 任冰293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外交 赵克舜302

民族资产阶级与南京国民政府 周巍313

国民党改组派的反蒋 赵景峰322

1927年至1936年国民党统治下的社会经济 蔡成喜332

对“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的再认识 郑余灿 严惠民334

遵义会议未能解决政治路线的原因 杨忠虎 季新民344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陈晓宁350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及其理论形态 徐文学 敖海波 张远葆360

国民党“以空间换时间”战略之得失 张红军372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两个战场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钱振勤379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理论的伟大指导作用 张红军 刘向阳386

新民主主义理论与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戴伟喜 戴爱生395

敌后战场局部反攻对抗日战争格局的影响 杨怀亮 傅俊楼 郝彭证404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作用 李峻413

中国成为“四大国”之一的时代背景 郭志刚422

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的全面腐败 王绍军429

抗日战争胜利之初的和平建国问题 邓选民 李凯旋438

民主党派在旧政协会议上的政治倾向 郭宪文447

解放战争时期的中间路线 李维法456

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特点 方世平 张继国465

战后苏联对中国东北政策述评 管春林472

国民党统治迅速崩溃的原因 谢赐余 白忠祥 张忠仁479

“划江而治”的构想与中国革命的胜利 丁道广48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学生运动的发展道路与历史地位 徐修国497

新中国“一边倒”政策得失 张晓峰509

中国不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实现民族振兴 李国兴517

过渡时期我国政党体制的特点与优势 李作民525

新民主主义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刘孟信541

过渡时期总路线与列宁的过渡理论 张家骥547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郭驰557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特色 李作民565

农业合作化运动出现偏差的认识根源 赵风雷573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偏差 霍庆跃581

建国初期“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得失 吴梦进589

1956年国内波动的原因 张中文 江羽翔594

中国革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王平贞600

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区别与联系 郭德宣606

对1957年至1976年间中国社会进程的基本认识 何成忠615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社会动因 马全明6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