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检验与临床诊断 质量管理和常规检验分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丛玉隆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50910123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61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实验室诊断;医学检验-质量管理;常规化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检验与临床诊断 质量管理和常规检验分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质量管理3
第1章 临床实验室概论与检验医学3
第一节 临床实验室的概念3
一、临床实验室的定义4
二、临床实验室的类型5
三、临床实验室的工作范围6
(一)医疗6
(二)教学7
(三)科研9
第二节 临床实验室各专业工作范围与任务9
一、临床血液学检验的发展与应用9
(一)概述9
(二)临床血液学的应用14
二、临床生物化学概述与临床应用15
(一)临床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15
(二)临床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6
(三)临床生物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19
三、医学微生物检验及临床应用20
(一)微生物、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20
(二)临床微生物学的任务及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22
四、免疫学检验概述与应用24
(一)免疫学概述24
(二)临床免疫学26
(三)免疫检验28
五、寄生虫检验概述及临床应用28
(二)检验方法29
(一)检验目的29
六、分子生物学检验与应用31
(一)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概述31
(二)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在实验诊断中的应用34
第三节 检验医学的方法学进展35
一、血液学检验进展35
(一)血液细胞学分析进展35
(二)止血与血栓实验诊断进入新阶段36
(三)流式细胞术在我国的发展和临床应用38
二、临床体液学检验进展38
(一)尿液沉渣检查及尿液蛋白分析38
(二)男性学检验方法学进展41
(三)浆膜腔积液检查进展42
(四)脑脊液检查方法进展与应用45
(五)关节腔积液检查49
三、临床化学方法学的进展50
(一)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51
(二)自动分析与酶法分析51
(三)免疫化学分析52
(四)分子生物学技术52
(五)21世纪我国临床化学发展展望52
四、临床微生物学检查进展53
(一)建立厌氧菌培养技术54
(二)真菌学检验技术的进步54
(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56
(四)微生物学检验的系统化和自动化56
(一)甲型肝炎57
(二)乙型肝炎57
五、肝炎的免疫学检查57
(三)丙型肝炎58
(四)丁型肝炎58
(五)戊型肝炎58
(六)庚型肝炎及输血传播病毒(TTV)59
(七)基因诊断59
六、标记免疫分析59
第2章 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的临床价值与对策61
第一节 分析前质量管理的概念61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61
二、分析前质量管理内涵62
一、检验申请单的格式及申请要求65
(一)申请单的格式65
第二节 检验项目的申请65
(二)检验申请单的填写要求66
二、检验项目申请原则68
(一)检验项目申请原则68
(二)参与检验项目的选择70
第三节 标本的采集与保存71
一、标本采集前病人状态要求71
(一)生理性变异72
(二)生活习性75
(三)其他78
(四)病人准备的控制要点79
二、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79
(一)药物理化效应对检验方法的影响79
(二)药物对血液生化检验的干扰85
(三)药物对尿液检验的干扰90
(四)药物对酶免疫分析技术93
三、标本的采集、传送与保存的原则与方法93
(一)标本采集原则93
(二)采血方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96
(三)干扰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其他因素98
(四)抗凝剂及添加剂选择99
(五)真空采血系统101
(六)标本的传送和保存102
(七)保证标本质量的基本措施105
四、分析前质量管理应注意的问题106
(一)分析前阶段质量管理存在三个特点106
(二)建立分析前阶段质量管理体系几个基本问题106
(三)分析前阶段质量评估的基本方法107
第3章 循证医学与循证检验医学108
第一节 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109
一、循证医学的定义109
二、循证医学发展历史110
(一)循证医学产生的背景111
(二)循证医学机构的成立112
三、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113
(一)提出问题113
(二)检索证据113
(三)评价证据114
(四)临床决策分析114
(五)成本-效果分析114
四、系统评价114
(一)概述115
(二)系统评价的方法117
(三)文献综述的评价原则120
第二节 循证检验医学122
一、循证检验医学的基本概念122
(一)定义及研究范围122
(二)开展EBLM的必要性123
(三)EBLM的实践步骤125
二、诊断性试验证据的评价原则128
(一)诊断性试验证据的真实性评价128
(二)特定疾病的诊断性试验,可否正确判断被检者患有该种疾病129
(三)特定疾病的诊断性试验,可否合理地推广应用129
三、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指标130
四、ROC曲线和sROC曲线及其临床应用132
(一)ROC曲线的制作132
(二)ROC曲线的临床应用133
(三)sROC曲线的实践步骤135
五、循证检验医学指南制定的原理和方法140
(一)概述140
(二)循证实验医学指南制定的原理140
(三)循证实验医学指南的发展142
六、参考值的建立及应用(见本书第4章,第四节)145
第三节 研究数据的来源与检索145
一、证据来源及分级145
(一)原始研究证据146
(二)二次研究证据146
二、证据检索方法150
第一节 医学实验室常用术语概念152
一、实验室检测技术术语152
第4章 医学检验分析误差及检验项目的参考范围152
二、临床实验室管理术语158
三、实验室认可术语162
第二节 测量不确定度163
一、测量不确定度及其有关的基本术语164
(一)测量不确定度基本定义164
(二)测量不确定度分类164
(三)实验标准差165
(四)包含因子166
(五)自由度166
二、误差和不确定度166
(一)第一步为规定被测量168
(二)第二步为识别不确定度的来源168
三、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过程168
(三)第三步为不确定度分量的量化170
(四)第四步为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170
四、计算合成不确定度171
(一)计算标准不确定度171
(二)合成标准不确定度171
(三)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的必要条件172
五、不确定度的报告172
(一)报告不确定度所需要的信息172
(二)报告标准不确定度173
(三)报告扩展不确定度173
(四)结果的数值表示173
六、在临床检验中不确定度的评估173
二、国际单位制175
(一)国际单位制(SI)的形成和特点175
第三节 法定计量单位175
一、法定计量单位及其意义175
(二)国际单位制(SI)的构成176
(三)SI基本单位177
(四)SI导出单位177
(五)SI单位的倍数单位179
三、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179
四、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和原则181
(一)法定单位的名称181
(二)法定单位和词头的符号182
(三)法定单位和词头的使用规则183
五、各种计量单位之间换算对比(表4-8~4-12)185
六、国际制单位换算方法和实例190
一、参考值的由来197
第四节 临床检验参考值和参考范围197
二、参考值的概念198
三、对新项目或新方法建立参考值和参考范围的方法199
四、参考值制定的原则200
(一)确定参考值的使用范围200
(二)参考个体的选择和分组200
(三)分析过程202
(四)参考值分析方法202
(五)参考范围的确定203
(六)混杂样本的剖析法203
(七)多变异参考范围的确定204
(八)参考值的移植204
(四)确定诊断试验的阈值205
(三)制定临床疾病诊断和疗效判断的临界值205
(二)研究外体循环对疾病的影响205
(一)研究疾病与影响因素的关系205
五、参考值的应用范围205
(五)评价检验方法和试剂盒的质量206
六、参考值与医学决定水平207
七、临床检验的危象值208
八、常用医学检验项目的参考范围210
下篇 常规临床检验221
第5章 血细胞分析221
第一节 血细胞分析的发展概况221
一、20世纪70年代222
二、20世纪80年代222
三、20世纪80年代224
一、电阻抗法的检测原理225
第二节 红细胞分析及其临床应用225
三、20世纪90年代225
二、电阻抗法测定红细胞227
(一)红细胞数(RBC)和红细胞比积(HCT)227
(二)血红蛋白(Hb)含量测定227
(三)各项红细胞指数检测原理228
三、光散射法检测红细胞229
四、红细胞分析的临床应用231
(一)红细胞生理与贫血病理231
(二)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232
(三)MCV、MCH及MCHC的临床意义233
(四)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临床意义234
(五)红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239
(六)HDW及血红蛋白分布直方图临床意义243
(七)红细胞体积与红细胞浓度综合分析细胞图临床意义243
第三节 网织红细胞分析及临床应用247
一、流式细胞仪在网织红细胞计数方面的应用248
二、网织红细胞计数仪的应用249
三、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251
四、网织红细胞参数的临床意义253
(一)骨髓移植253
(二)贫血255
(三)海洋性贫血255
(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56
(五)放疗与化疗256
(六)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257
(二)白细胞分群258
(一)白细胞计数258
一、电阻抗法白细胞检测原理258
第四节 白细胞分析及其临床应用258
二、激光散射法白细胞分析原理263
三、白细胞分析的临床应用264
(一)白细胞功能264
(二)白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265
(三)白细胞分类的临床意义267
(四)白细胞分群直方图的意义271
第五节 血小板分析及其临床应用274
一、血小板分析原理274
二、血小板分析的临床应用275
(一)血小板生成275
(二)血小板分析的临床意义277
(三)MPV检测的临床意义278
(四)血小板直方图的临床意义282
第六节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及其临床意义283
一、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及其临床意义283
(一)正常红细胞的形态283
(二)红细胞的异常形态283
二、白细胞的形态学检查及其临床意义287
(一)正常白细胞的形态特征287
(二)白细胞常见的形态异常288
三、血小板的形态学检查及其临床意义292
(一)正常血小板的形态292
(二)血小板的异常形态292
第6章 尿液干化学和尿沉渣分析进展295
第一节 尿液干化学检查295
一、尿液酸碱度检查296
(一)尿pH干化学法测定原理297
(二)尿pH干化学法检查注意事项297
(三)尿pH检测的临床意义298
二、尿比密测定298
(一)尿比密干化学法测定原理299
(二)尿比密干化学法测定注意事项300
(三)尿比密检查的临床意义302
三、尿蛋白测定302
(一)尿蛋白干化学法测定原理303
(二)尿蛋白干化学法测定注意事项303
(三)尿蛋白测定临床意义307
(四)蛋白尿程度的分类309
(五)蛋白尿的选择性309
(一)尿葡萄糖干化学法测试原理311
四、尿糖测定311
(二)尿糖测定干化学法注意事项312
(三)尿糖测定的临床意义315
五、尿酮体测定318
(一)尿酮体干化学法测定原理318
(二)尿酮体干化学法测定注意事项318
(三)尿酮体测定的临床意义320
六、尿胆红素和尿胆原检查320
(一)干化学法测定的原理321
(二)干化学法测定的注意事项321
(三)尿胆红素、尿胆原检查的临床意义322
七、尿亚硝酸盐测定325
(一)尿亚硝酸盐测定干化学法原理325
(二)尿亚硝酸盐试验注意事项326
(三)尿亚硝酸盐测定的临床意义327
八、尿红细胞和白细胞测定328
(一)尿红细胞测定干化学法原理329
(二)尿白细胞测定干化学法原理330
(三)尿红细胞和白细胞干化学法检查注意事项330
(四)干化学过筛的标准332
(五)干化学过筛适用范围的局限性333
第二节 尿沉渣检查334
一、概述335
二、尿中白细胞337
(一)尿中白细胞的鉴别方法338
(二)尿中各种白细胞形态学特征338
(二)异形红细胞340
(一)正常红细胞340
三、尿中红细胞340
四、尿中上皮细胞及异形细胞341
(一)尿沉渣中的上皮细胞341
(二)尿沉渣中的异形细胞342
五、尿沉渣管型检验345
(一)概述345
(二)透明管型346
(三)颗粒管型346
(四)细胞管型347
(五)变形管型347
(六)宽幅管型348
(七)易误认为管型的物质348
(一)酸性尿液中的盐类和结晶349
六、尿中各种盐类和结晶349
(二)碱性尿液中的盐类和结晶350
(三)其他结晶351
(四)尿沉渣中各种盐类、结晶的鉴别352
第三节 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检查352
一、尿沉渣检查的必要性353
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的规范化意见353
三、规范尿沉渣检查在临床常规工作中应用的问题354
四、干化学过筛镜检的标准354
五、干化学过筛应用的局限性355
六、干化学法检测尿白细胞、红细胞存在的问题355
(一)干化学试验的干扰因素355
(二)药物的影响356
(三)细胞破坏造成的“假阳性”现象357
(四)仪器及干化学试带应符合要求357
一、干化学尿红细胞检查358
第四节 几种检测尿红细胞方法的价值与互补关系358
二、尿红细胞镜检359
三、尿流式细胞仪红细胞检查360
四、单克隆抗体免疫法红细胞检查361
第7章 粪便常规检查与寄生虫检查363
第一节 粪便一般检验364
一、粪便标本的收集和处理方法364
二、粪便外观检查的临床意义364
(一)性状异常365
(二)颜色异常366
(三)形状异常366
三、粪便的显微镜检查366
(二)正常粪便分析367
(一)粪便涂片显微镜检查的程序367
第二节 粪便常见寄生虫学检查369
一、肠道原虫369
(一)溶组织阿米巴369
(二)兰氏贾第鞭毛虫371
(三)隐孢子虫372
(四)人毛滴虫373
二、吸虫373
(一)血吸虫373
(二)华支睾吸虫375
三、绦虫376
四、线虫378
(一)蛔虫378
(二)钩虫379
(三)蛲虫381
第三节 粪便隐血试验382
一、隐血试验方法学进展评价382
(一)各种化学隐血试验法382
(二)单克隆抗体法383
(三)粪便中转铁蛋白测定法387
(四)其他免疫学方法388
二、粪便隐血试验的临床意义389
第8章 痰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验与临床391
第一节 痰液的检查392
一、痰液的病理学检查392
(一)痰量392
(二)颜色392
(四)性状393
(三)气味393
(五)异常物质394
二、痰液的显微镜检查394
(一)涂片镜检394
(二)染色镜检395
三、痰液的脱落细胞检查395
四、标本采集及涂片制作注意事项395
第二节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396
一、免疫低下宿主的感染源检查396
二、用于弥散性浸润性疾病396
三、用于间质肺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制定396
四、用于少见疾病的检查397
五、微生物检查397
一、胸腔积液的产生398
第一节 浆膜腔积液的形成398
第9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与临床398
二、腹腔积液的产生399
第二节 浆膜腔积液的常规检查399
(一)理学检查399
(二)化学检查400
(三)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401
第三节 浆膜腔积液特殊检查的临床应用402
一、化学检查402
(一)脂类测定402
(二)酶类测定402
(三)特种蛋白检测403
(四)细胞因子检测403
(六)其他404
(五)肿瘤标志物检测404
二、细胞学检查405
三、流式细胞仪的应用405
第10章 脑脊液检查技术与临床407
第一节 脑脊液的产生与功能407
一、脑脊液的产生与功能407
二、脑脊液的功能408
第二节 脑脊液的检查409
一、一般检查409
(一)压力检查409
(二)颜色检查410
(三)浊度检查412
(四)薄膜及凝块形成412
(五)细胞检查412
(六)蛋白质检查414
(七)葡萄糖检查415
(八)氯化物检查417
二、脑脊液特殊检查418
(一)脑脊液蛋白电泳的临床意义418
(二)脑脊液蛋白商419
(三)免疫球蛋白测定419
(四)鞘内IgG合成率420
(五)脑脊液免疫电泳420
(六)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423
(七)C-反应蛋白423
(八)β2-微球蛋白423
三、酶类检查423
(一)乳酸脱氢酶424
(三)肌酸激酶425
(二)转氨酶425
(四)溶菌酶426
(五)磷酸己糖异构酶427
(六)醛缩酶427
(七)胆碱酯酶427
(八)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427
(九)三磷酸腺苷酶427
四、电解质检查428
五、其他检查429
六、微生物和寄生虫检查430
第三节 脑脊液检查的应用展望432
一、流式细胞术在脑脊液分析中的应用432
二、免疫技术在脑脊液分析中的应用432
三、PCR在脑脊液分析中的应用433
热门推荐
- 397492.html
- 1392140.html
- 2403521.html
- 312596.html
- 1535272.html
- 2770173.html
- 2149592.html
- 3708769.html
- 520844.html
- 32328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30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5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81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82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10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02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47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00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19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959.html